目錄(訪談全文有點長,歡迎大家跳到自己有興趣的書和段落喔!)
1. 《無框身體》:了解你的身體,打破迷思帶來的框限
「這個社會在我們女性身上,施加了一些身體的框架,而且,這些框架還並不真的是本於醫療的禁忌。」
2、《老到可以死》:失控的「過度醫療」?
「在現代醫療中,一旦你懷孕生產,就要把身體交給醫師,尤其在一、二十年前,醫師仍是以男性為主,很多女性在生產過程中反而受到創傷。」
3、《紅線》:誠實訴說「性與身體」的迷惘、羞恥與混亂
「很血淋淋、很真實,而且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迷惘。」
4、《從女人,成為媽媽》:不論男女,連大學生也適合讀的「思考事項清單」
「(關於關係的)這些問題,我尤其推薦年輕的女性,甚至是剛成年,或者成為大學生時,就可以放在心裡去反覆思考,這不會是一兩天可以想出來的,甚至一兩年都未必想得出來。」
5、《孩子,我好想成為你最好的媽媽》:產後憂鬱的親身見證
「(產後)憂鬱的過程太痛苦了,人們可能不想再回憶,但他有勇氣跟能力去寫作,使得這本書成為很珍貴的素材。」
6、《迎向溫柔生產之路》:關於生產,你是有選擇的
「(作者)分享他自己的生命經驗,藉以告訴其他女性:『你其實是可以選擇的,你沒有一定要照那樣子來』,閱讀這本書,因此可以開闢一個不同的視野。」
1. 《無框身體》:了解你的身體,打破迷思帶來的框限
難得訪談到作者,想要請問醫師一開始想寫這本書的契機,比如是否有什麼事情讓你印象深刻?
那時候我在社群看到一位健身網紅,寫了一篇「女生月經來時的飲食禁忌」,內容都是很傳統、很八股的內容,包含不能吃冰冷食物等等。我那時候相當震驚,覺得他也受了高等教育,也還是會複製一些內容農場文。所以,當時我就以「月經其實沒有什麼禁忌」為題寫了一篇文章,主軸就是「月經來還是可以喝冰水」,結果那篇文章在臉書上六千多次分享,之後就有出版社來聯絡我。
這件事情讓我相當震驚,因為我們家小時候沒有給我這種月經來各種禁忌的觀念,所以我之前從來沒把這些傳言當一回事,而在大醫院接受婦產科訓練的時候,也不會有醫師把焦點放在這種社會流傳的禁忌上,因為我們關心的就是經血過多,或者說各種婦科症狀等等,但像是喝冰水比較「日常」的東西,反而沒有人去著墨。這導致很多跟我同年紀的人,也真的以為月經來時不能喝冰水,而且以為喝了以後會不孕、會得癌症等等,出現各種的無限上綱。
這個社會在我們女性身上,施加了一些身體的框架,而且,這些框架還並不真的是本於醫療的禁忌。我們都知道抽菸、喝酒、吃檳榔對身體不好,這個我就不會說是「框架」,而真的是科學常識;但女性面對的框架中,有許多根本是違反科學常識的,比如不能搬重物、不能喝冰水、月經氣虛所以要躺床等等,族繁不及備載,這些是我這本書想要破解的迷思。
這本書的第一部分,就叫做「了解妳的身體,就不會委屈自己」,可不可以請醫師分享一下,除了月經之外,這本書還討論了哪些其他的迷思,而這些迷思又怎麼導致人們「委屈自己」呢?
這本書除了談月經迷思,還有討論一些關於器官的迷思,比如現在大家應該耳熟能詳的,就是處女膜其實不是一個膜,而是一個自然的孔道,不然經血怎麼流出來?而這個迷思不只是本身知識錯誤,還會衍生很多實際上的問題,比如,有些人就因此不敢內診,或者即使他用衛生棉已經造成皮膚感染,但仍然不敢用衛生棉條,甚至也不敢用陰道塞劑。此外,有些人就不知道自己凱格爾運動有沒有做正確。這些迷思有時候會導致性生活失衡,比如可能因為太害怕了,導致伴侶一碰觸外面就會陰道痙攣等等。
所以,大家對自己的身體、器官不了解,導致人們『離自己的身體很遠』,這影響到的層面非常廣,包含健康、生活品質,以及親密關係。而追根究柢,這就是我們的健康教育沒有做好,導致大家對自己的身體很陌生,尤其是生殖器官,連名字都沒有被好好教導。相比之下,我們會知道心臟有四個腔室,可是很多人對女性外陰的結構完全不理解,因為這些事情牽涉到性跟懷孕,扯在一起就有很多保守的力量,覺得這不應該被教導,覺得「長大自然就會了」,結果大家長大還是不會。
而接著,這些衛教反而變成資本主義在做:現在一個很明顯的風氣,就是很多衛教是由廠商提供,最後都導向你要買一些產品,會跟女性說「你自己有一些問題,所以你一定要使用什麼,才可以得到幸福」,我覺得這就是基礎教育不夠帶來的問題,等於你小時候不教,後面就是別人來教你,但別人教育的動機又未必單純,有時候也未必是錯的,但是有刻意放大某一個區塊。
您剛才提到,這本書一個重點是放在「日常」上面,經常是醫學專業也沒有多去著墨或者闢謠,社會上因此流傳很多迷思的問題,這點可以請您多談一下嗎?
最常見的就是說女生不能拿重物,尤其是月經來、懷孕、產後等等時間,有些人會說搬重物可能導致女生子宮下垂;而會有這樣的說法,顯然也是跟器官不熟──子宮會下垂,是因為骨盆底肌鬆弛,是凱格爾運動不足的後果,跟搬重物無關。而一直被說不能拿重物,很多女性日常上就會被限制,甚至自我懷疑,比如說桌子如果歪了,可能就不敢搬,尤其會覺得「我生理期來我可以搬嗎?」,反而覺得一定得拜託男性,而這就讓女性無法跟男人平起平坐、被弱化,還是要依賴別人。
其實,女性反而更應該去做一些重量訓練,去訓練自己的身體。就醫學上來講,因為更年期的關係,女性退化年紀會比男性快一些,男性是慢慢衰退,但女性會以更年期為轉折點,轉折點前後會有滿明顯的落差,如果我們又沒有提前預防,退化速度便會更快。
回到「拿重物」這個迷思,女性不是不能拿重物,而是因為骨盆和膝蓋的結構,比較容易膝蓋受傷或是扭到腰等等;用口語的講法,就是女生腰比較細,所以更可能受傷。因此,我們反而應該要訓練女生用正確的姿勢,要能有夠大的力量,至少要能應付日常,不然,如果你日常如果都不訓練的話,老了之後連蹲下、抱一點輕的東西都不行了。
順著這個題目,想要進一步請教醫師,這一個又一個的迷思,只能一個一個個別破解嗎?還是說,有沒有什麼「原理」,比如「聽到這種說法就要比較起疑心,最好求證看看」?
首先,這些迷思的修辭經常「不夠精準」,比如說不能拿重物,到底多重算是重?久站、久坐會傷腰,到底多久算是久?這些標準是很浮動的。更整體來說,「你這樣做比較『好』」,那個「好」也是空的,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標準是什麼,他所要說的「好」是怎樣才算「好」,反而只會讓我們自我懷疑,覺得自己永遠都「不夠好」。
此外,再來就是要叫對方「解釋為什麼不能這樣做」,要回到身體的原理。尤其是,如果一些明明很日常的食品或是行為,卻被說會導致疾病,我們聽到就要有所懷疑;比如之前有人說倒立會導致巧克力囊腫,或是說喝冰水會導致卵巢癌,就要有所保留,因為女性跟男性也是同一個物種。關於這些,就要用一些基本的大概念去推論,比如說「抽菸會得肺癌」,這個很明確不分男女,可是如果說「月經流得比較長就會得肌瘤」,就很奇怪了。以女性來說,我覺得至少先花個半天、一天的時間,去了解「月經是什麼」,就有點像是要進盤去操作股票,也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原理,你就比較不會被誆、被騙。
最後,跟大家分享一個最簡單的查證方法:如果大家有外文能力的話,可以把你聽到的說法打成英文,比如「懷孕的時候不能吃什麼」。以身體來說,不管你是什麼人種,你的染色體都是一樣的,只是皮膚顏色不一樣。所以我後來發現,太多迷思我實在破解不完,但我覺得最基本的就是去查外文,如果外文都沒有,你就更要去懷疑。
2、《老到可以死》:失控的「過度醫療」?
這本書好像也是關於某一些框架或迷思,只是跟「老化」比較有關係?
不只如此,對我而言,這本書一個很大的重點,在於他如何批判「過度醫療」,尤其是過度的檢查。這與我的核心價值很相似:幫病人做檢查本身當然不是不行,可是有時候檢查下來,比如正常值是10,結果你是10.1,那到底是健康還是不健康?有時,這些數據反而會導致不必要的自我懷疑。再以生產為例,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產檢,去檢查AMH(抗穆氏管荷爾蒙)、看女性的卵子的功能等等,反而忽略什麼時候排卵、月經是否規則等更重要的事情,讓人們迷失在數據裡面,但有的時候,我們還是應該更相信自己的身體經驗。
除了檢查之外,這本書也提到生產過程的「過度醫療化」,包含都要剪會陰、剃毛等等;但本來,生產的過程是女性力量的展現,孕育一個生命應該是一個很賦權(empowering)的過程,可是在現代醫療中,一旦你懷孕生產,就要把身體交給醫師,尤其在一、二十年前,醫師仍是以男性為主,很多女性在生產過程中反而受到創傷,會有自己「無能為力」的感受,覺得「自己怎麼那麼弱」;尤其這本書出版的年代,「溫柔生產運動」還沒出現前更是如此。而我自己在醫療現場,也確實經常觀察到,或許是因為生產過程有時很緊急,所以很多醫護人員口氣不是那麼好,媽媽在過程中更因此覺得被貶低。
這位作者(芭芭拉.艾倫瑞克〔Barbara Ehrenreich〕)很特別,他之前得過乳癌,此外,他是記者出身,寫過很多書,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是,他也和跟一位卡車司機結過婚,這些經歷都使得他有自己獨到的視角,而且是很多元的,比如會特別觀察弱勢的族群、會用階級的角度去探討醫療。作者也正好經歷了美國乳癌的運動變化:在美國,人們如果得乳癌,一開始是不敢講的,會覺得羞恥,後來所謂的「紅絲帶」出現,開始鼓勵正向樂觀;可是這個做法後來又被批判,大家開始質疑「得癌症為何還一定要正向?」,批評這樣的路線是「否定負面情緒」,作者後來也有出書,批評了美國過度樂觀的態度(按:《失控的正向思考》)。
我覺得他的作品其實都蠻值得看,比如還有一本書是《我在底層的生活》,作者也有實地下田野,偽裝成女服務生,去當服務生,提出了很多實際的體驗,比如我們常常都會說「不要抽菸」,可是對底層的人來說,可能抽菸是他唯一一個樂趣。
醫師提到這本書是對醫療體系的批判,想請醫師談一下,我們現在可以如何定位這本書的論點?成書一、二十年後,現在的醫療體系,還是他說的那樣嗎?
以這本書對照現在,我覺得醫療體系沒有那麼大的改變。美國我不清楚,但台灣這幾年因為健保體系的運作,反而可能更嚴重。這其實有點矛盾,健保的宗旨是希望醫療成為基本人權,但因為給付機制的設計(特別因為制度上「監督」的問題),有些高估人性,導致病人也會過度看診、過度看醫師,等於一塊大餅大家去搶。
也是在這個背景下,我們的醫療反而仍然有嚴重的資本化,進而驅動醫院一直叫病人去多做一些檢查,很多所謂「亞健康」(按:沒有生病,但「不夠健康」)的狀況檢查出來,還會再叫人們進一步抽血,甚至要買很多保健食品。此外,很多所謂的「另類醫療」也是建立在這些過度檢查上,反而讓人更不相信自己的身體,覺得很多東西不能吃、不能喝,非得要買他們所兜售的「套餐」才能獲得健康。
台灣過度檢查、過度醫療問題,在孕產當中尤其嚴重,比如遇到「高齡」產婦,年紀這些數字一出來,就會有人「恐嚇」產婦說「你已經老化了,所以你要吃什麼」,還要做很多檢查,所以會特別推薦這本書推薦給大家,來反思這個我們現在面對的這個問題。
就我的了解,美國反而比較有在反思這件事,台灣好像還沒有走到這一步;但其實反過來說,美國的問題是「醫療保障綁在工作」,所以也有很多人連基本的醫療都無法獲得,所以對這些人來說,當然也就不會有「過度」醫療的問題。
如果單看網路上面的介紹,這本書看起來跟性別沒有直接的關係,但從醫師的介紹聽來,是不是其實滿有關係的?
這本書的作者也是一位女性主義者,所以,首先,在選擇案例時,當他在談疾病的時候,會從乳癌、女性的生殖系統、生產等為主要案例。
此外,在她的年代,大部分的醫師是男性;我剛接觸他這種對醫療體系的批評時,其實是覺得「你怎麼可以這樣子?明明就有女性的醫師!」,但我後來意識到,作者是在談一個結構父權的問題,不是針對個別的女醫師、男醫師,而是針對女性在這個醫療體系下被弱化、被控制,女性的聲音是被忽略的,自主權並沒有辦法彰顯。
3、《紅線》:誠實訴說「性與身體」的迷惘、羞恥與混亂
這本書描寫的是「性」,想請問您覺得這本書的特色在哪裡?
這本書是作者自己的性史,內容訴說了他的第一次性行為、第一次人工流產、一次被性侵等等的經驗;到了這本書中後段,文筆上開始有點跳,對應到他自己在這方面的感受也可能比較混亂,包含討論多重性伴侶、多重關係等等。
整體而言,作者將他的性生活描寫得很生動,所以我讀這本書的時候,覺得這個作者實在太有勇氣。我讀完馬上問自己:我敢寫這種東西嗎?我或許可以片段分享,最好還要去識別化,但這麼鉅細靡遺地把自己的事情寫出來,我覺得很難做到。但這本書的作者作到了,寫出來的東西因此很血淋淋、很真實,而且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迷惘,包含他一方面對性很很喜歡,很很享受其中,但是他又還是因為過去早期的羞恥感到痛苦,乃至後面混亂的矛盾感受,這本書很誠實地訴說了其中的矛盾。
這本書也有花一些篇幅處理避孕,包含避孕的方式、避孕責任和協商的問題,這個涉及到醫師的專業,想請您特別討論一下這個段落。
避孕這件事情其實當然是雙方共同的責任,但是確實在潛意識裡面,就是男性會覺得跟自己稍微無關,因為這懷孕的事情是發生在女性身上。我的觀察是,當性慾、「小頭」在控制你的時候,人都會有一點失去理智,而男性失控的情況又更嚴重,因為他們不用負擔後續的風險;加上在我們的文化中,女性在親密關係中,又比較容易處於配合的狀態,就是被動,甚至臣服於男性,所以當下很容易沒有戴保險套。
而且這件事很矛盾,台灣人尤其會一方面覺得,「男生怎麼可以讓女生吃藥?」,會認為這等於不疼愛自己的女朋友,但在現場常常就覺得「啊先不要戴保險套沒關係」,就是一個很矛盾的態度。這跟台灣很多性教育、性的事情上都會有這個問題,講得很道貌岸然,但實際上不是這樣,造成問題反而更嚴重。
就醫師來說,我們的任務就是把每一樣的避孕方式的原理講清楚,讓大家了解。比如,並沒有「安全期」這個東西,因為排卵本來就不固定。此外,相較於避孕藥跟避孕器,保險套的避孕效果其實最差,包含可能破掉、可能沒有全程使用,或是有外漏等等問題。至於避孕藥跟避孕器,則確實有一些副作用,而副作用是什麼也需要講清楚,不能聽外界亂講;舉例而言,比如蜜蕊娜是長效型的黃體素,作用方式是抑制內膜增生,讓經血變少,進而使得胚胎沒辦法著床,所以也可以用來治療經血過多或是經痛,可是外界又會有傳言,說「月經變這麼少,會不會導致身體老化得快?」。所以我在門診中,反而常看到一些人,避孕器本來放得好好的,但他因為擔心老化把它拿掉,反而意外懷孕,這些都是我們的科學教育還是做得不夠紮實。又比如,有關避孕藥的最常見迷思,就傳聞「吃了以後會不孕」,導致很多人停藥,下個月馬上意外懷孕了,這背後更牽涉到「西藥會會殘留在身體十年」這種錯誤觀念──如果藥物可以殘留十年,吃一次就可以不用再吃藥了,如果我們月經是每個月、每個月,子宮內膜都會再次增生,就會知道不可能有沒這回事。確實,避孕藥真的會有副作用,比如避孕藥吃超過十年,會微幅增加乳癌的風險,但這個風險跟你都吃精緻食物等差不多。
但話說回來,以「預防性傳染病」來說,吃避孕藥並沒有幫助,只有保險套才是唯一有用的;因此,如果你有多重性伴侶,或者只要你不是非常確定「彼此都是單一性伴侶」,就不要用避孕藥或避孕器,或者是同時使用,但要有雙重的防護;但其實,許多多重性伴侶的人,反而都是比較安全的性行為,我在門診觀察到意外懷孕,常常都是婚內的夫妻,或是說交往一陣子的情侶,自以為不會懷孕了,大家所謂「約砲」的人反而比較少。
所以我覺得這件事情有兩個層次,首先我們一定要把避孕相關的原理講清楚:包含月經、相關的器官到底如何運作?各種避孕方式如何作用?各自有什麼優缺點?這些都是金字塔底端的基礎知識。此外,在觀念上,性這件事情應該要是平等而互惠的,就像我們一起去吃飯,你們要選都很喜歡吃的食物,而付錢是可以輪流──但是,性這件事情,在後果上可能沒辦法100%公平,因為懷孕仍是女性的身體在承受後果,所以我認為,在避孕問題上面,女性應該要有一個更大的話語權,比如沒有避孕,就不要發生跟你發生性行為。
4、《從女人,成為媽媽》:不論男女,連大學生也適合讀的「思考事項清單」
這本書的主軸比較不一樣,好像是在談心理層面的挑戰?
對,作者是一位臨床心理師,這本書是在生過兩個小孩之後寫的。這種書很難能可貴,因為作者既有很多臨床的經驗,又有自身的經驗,能夠互相輝映。
而且這本書不只是講「成為媽媽」這件事情,從備孕講到產後,甚至連離婚都有著墨,討論許多伴侶溝通跟關係。其實我拿到這本書的第一時間,我覺得「哇,為什麼都沒有『從男人,成為爸爸』這種書呢?」,但男人也不用覺得被拋棄,因為這本書男生也可以看,比如說,這本書就處理了:在備孕的時候,夫妻如何去共同面對?而太太懷孕的時候,如果太太有什麼狀況,你又可以怎麼去回應太太的情緒?產後要怎麼共同教養小孩?當了爸媽之後,又要怎麼處理自己跟原生家庭的問題?
我想進一步追問,如您所說,這本書提了滿多關係層面的挑戰,作者給了什麼樣的建議?您覺得哪些段落特別值得推薦?
作者有強調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:溝通是兩個人要「表達」自己的立場,之後再來「磨合」,而不是「談判」,也不是要「說服對方」。所以我很討厭一句話,說「老婆都是對的」,這句話非常糟,等於表示你們夫妻零溝通,說「話都你說啦,你都對啦」,但很多男人很愛講這句話。不溝通的結果,最後就會「積怨已久」。
除此之外,「聆聽」的能力也很重要。尤其現代人的步調很快,滑手機、看YouTube影片都短短的,所以許多成年人「傾聽別人說話的能力」已經下降了。要好好聽完伴侶講完事情,其實是需要練習的。以我自己為例,我在診間問病人問診,我也常常會不耐煩而打斷病人,因為類似的狀況我可能已經遇過好幾百次了,所以病人前面才問了兩句,我就知道你到底要問什麼,我就直接就幫他講了;確實有些病人會覺得「喔你好懂我」,但也很多病人會因此覺得「你都不聽我說話」。這個是醫病的關係,所以會有知識多寡的問題,而夫妻、伴侶更該是平等的。許多時候,缺乏溝通會反映在「我明明就不是這樣講,你幹嘛扭曲我的意思?」、「你連話都不好聽我講」上,所以我覺得要練習,讓對方把話說完。當然,這可能很困難,比如因為有些人他不太會講話,表達可能會很破碎或重複,但其實每一次他的口氣跟內容或許都有些不一樣,所以溝通的第一步其實是打開耳朵聽。
而這本書又有特別強調另一點,就是到了成為媽媽或爸爸的時刻,你非得跟伴侶建立關係不可,因為如果你不處理你跟伴侶的關係,接下來就會多一個新生命,而且在台灣的文化下,長輩也很容易會參與進來,關係會像蜘蛛網一樣,纏得比現在更複雜,所以更必須要趁生出來之前,趕快整理清楚你跟伴侶之間的關係。
也想要請教醫師,有些比較年輕的讀者,或許還沒有打算作父母,對於這些比較年輕的讀者,先了解這些東西,你會覺得有什麼樣的收穫嗎?
我覺得早點先讀這本書會很好,因為這本書連「該不該結婚」、「要不要生小孩」,都有列出清單,整理出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,有些問題其實會滿難以回答,需要一些準備跟思考。
舉例來說,清單上就有:在伴侶關係中,自己渴望的是什麼?這些渴望是怎麼來的?對於這場婚姻,你最擔憂的是什麼?那你自己覺得,擔憂又是來自於哪裡?你的擔憂可以怎麼解決?關於生小孩,他也問:你有想像過有了孩子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嗎?生了一個小孩,在親子家務跟工作要怎麼分工?你最大的擔心是什麼,比如是經濟、隔代教養,還是未來的教育?回顧兩個人各自的成長經驗,你覺得這些經驗得對未來的小孩會有什麼影響?那我們有足夠的後援嗎?
這些問題,我尤其推薦年輕的女性,甚至是剛成年,或者成為大學生時,就可以放在心裡去反覆思考,這不會是一兩天可以想出來的,甚至一兩年都未必想得出來。早點開始想,也許你在大學會交過好幾個男朋友,那在聊天或是觀察的互動中,你眼睛很早就打開了,就知道該注意些什麼,你的生命歷練會更豐富。反過來說,我們以前根本就不會想這些問題,一下就結婚了,又或者,如果等到35歲再來想這些問題,其實籌碼就少很多了。所以,尤其是年輕女性,真的可以早點閱讀這本書,要當媽媽了再看反而可能會有點來不及。我的一些朋友、包含已經離婚的媽媽,看完這本書他們就說,這本書應該是所有女孩都要看的。
5、《孩子,我好想成為你最好的媽媽》:產後憂鬱的親身見證
這本書的主題是產後憂鬱跟焦慮,這個主題是很多人可能很不了解的主題,作者對此有什麼比較獨到的觀點嗎?
這本書有幾個特點:首先,作者蘿拉.杜奎爾(Laura Dockrill)文筆非常好,曾經是《六人行》(Friends)的共同編劇,也寫過青少年讀物跟童書。其次,作者很有勇氣,確實很多人有產後低潮的身體經驗,可是自己親身做書寫很困難,因為憂鬱的過程太痛苦了,人們可能不想再回憶,但他有勇氣跟能力去寫作,使得這本書成為很珍貴的素材。最後,這本書的紀錄鉅細靡遺,他從懷孕前開始寫起,本來他相當正向,但產後風雲變色,精神疾病導致他解離,甚至出現接近思覺失調的症狀,完全脫離現實,而他的先生因為陪伴他有一段時間,也出現憂鬱的症狀,最後走向復原,都寫得非常清楚。比如書中提到,產後第一場憂鬱會起起伏伏,而且還會偽裝,根源是害怕被奪去小孩的照顧權,所以他會裝作自己沒事,會有意識地去假裝自己沒事。
而且,他引用的一些醫學知識都很正確。有些人寫生命經驗,經驗本身固然可貴,但醫療知識的部分可能是錯誤的,但因為是病人的經驗,你很難否定。比如,我舉一個別的例子,曾經有一位巧克力囊腫的患者,開完刀之後在網路上寫說,他生病是因為經血流到不該流的地方,這是錯誤的,但我們不可能去指責一個病人。而這本書的特色,就是因為作者對蒐集資料很在行,所以他既有正確的科學解釋,又有真實的生命經驗。
想請問醫師會怎麼定位這本書,會推薦給怎樣的讀者?比如說,是有「自救」性質,主要推薦給也面對產後憂鬱的人嗎?
其實在懷孕的時候就可以看了,因為如果已經得到憂鬱症,其實沒有任何動力去做任何事情的,叫他去看書可能很困難。所以我認為,這類的書應該列在「孕期必備」,就是你要對這個事情預先理解。
也想請問醫師,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人,而英國面對產後憂鬱的狀況,跟台灣是有直接相似的地方嗎?還是您會提醒讀者有怎樣的差異?
我認為台灣的醫療體制可以做得更好,因為英國是有居家照護的公衛體系,這位作者一開始就是他的助產師發現他怪怪的,將作者被列為高危險群。台灣在這部分,最多是在月子中心或產後,填寫一份愛丁堡的憂鬱評估表,比較缺乏讓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提高警覺。何況,產後憂鬱往往不會在產後立刻發生,經常是出院、出月子中心回家之後才發病。
總而言之,在台灣,我們並沒有一個公衛的支持系統去進行家訪,也沒有心理諮商等等,對產後憂鬱症這個疾病的理解更是不夠,有時只是用一個表單搪塞;相對之下,英國在這方面的支持相當完整,因為他們有將助產師納入體系,更注重產婦的全人照護,而台灣的醫療體系是醫師主導,但醫師不可能什麼都會,像醫師在大學跟住院期間,對諮商、心理學理論就並沒有太多著墨,所以還是要靠其他的專業,包括心理師啊,甚至包含泌乳顧問、物理治療師、助產師等等,但在台灣,後面這些專業的話語權其實很低。
所以我一直倡議,認為台灣應該要有家訪的公衛護理師;或者,縣市政府可以提供免費的產後的心理諮商,甚至是家庭和伴侶諮商。這未必一定要走向「疾病化」,說已經「有病的人」才需要諮商,包含大家產前、產後可能都需要,這至少有兩個好處:首先,是讓有需要的人可以得到免費的資源,其次,也能將這件事情「去污名化」,大家可以越來越把諮商理解成「只是去跟人家聊一聊天」。
此外,這樣做不只對爸媽有幫助,對於心理師這個專業,他也能累積更多經驗;即使以心理師這個專業來說,還是有很多次分類,比如青少年成癮、兒童發展、老人憂鬱,各有不同的訓練跟經驗累積,如果生育這塊也能發展起來,我想會是很好的。
畢竟,許多人當爸媽的過程中,都會有一段時間是混亂的,大家不需要直接將這種混亂理解成疾病;但偏偏就是在這個最低潮、混亂的階段,你又要帶一個新生兒,所以就會發生很多打罵教育,甚至更極端的虐童、殺嬰等狀況。
我們現在都會說少子化是嚴重的社會問題,更以前還會說「兒童是國家未來主人翁」;如果真的要解決這個問題,在過程中,我們應該要給新手爸媽更多資源,讓他們自己更有力量,才能去照顧小孩;不然,新手爸媽自己都照顧不好,怎麼照顧新生兒?關於這點,我們過去就只有講醫療這一塊,但生產、懷孕又不是生病,不能只有醫師在這個體系,其他的支持系統也應該要納進來。
6、《迎向溫柔生產之路》:關於生產,你是有選擇的
這本書在主張「溫柔生產」這件事,對於這個主張,滿多人應該還不是很理解,可以請醫師稍微介紹一下這本書的立場嗎?
懷孕的過程中,不只是子宮,媽媽的關節、骨盆、韌帶、心血管,都會為了要孕育、保護一個新生命,而做出很多的調整跟就是改變;在這些改變之外,媽媽還要用自己的力量分娩(除非是剖腹產)。溫柔生產的主張,就是這些變化,本來就是一個自然的過程,只要在安全的範圍下,應該要讓女性能有所選擇,從「找哪個醫師」,到選擇水中生產、剖腹產等不同生產方式,都是應該被許可、被認同的。
具體細節上,很多人誤以為,溫柔生產就一定不能打減痛、剪會陰,但其實不是這個意思,重點是讓女性在可以得到充分知識的狀況下,去做出她自由、自主意識的選擇。所以其實溫柔生產的核心,是要以媽媽為主體,這點與「病人自主」是一樣的,甚至我們不會把媽媽視為病人。
此外,就醫護人員這一個面向,溫柔生產也是要讓大家了解,生產中很多事情就是不可控的,確實有可能發生一些醫療事故等等,不一定要「找戰犯」。溫柔生產在台灣之所以很難推動,有一個原因就是台灣民眾普遍出事就會覺得「要告醫師」,就像是只要出了事,就一定要有官員下台,檢討反而是其次,但認為一定要有一個人負責出來背鍋,就能大快人心。然而,就像面對天災時,我們應該要思考到底是「沒有做好事前的防護」,還是不可抗力;同樣地,醫療、特別是生產,確實有不可避免的風險,我們只能用一些資源共同支持,既不應該把醫生揪出來批判,也不應該罵媽媽沒有注意到事情。這是溫柔生產的主張之一,也是溫柔生產推行時面對的阻礙:一定要破除這個「找戰犯」的觀念,才有辦法推動溫柔生產,不然醫師就會覺得「選擇都他們在做,責任要我扛,憑什麼?」,媽媽也會覺得「出了事他怎麼辦?」,就永遠無法推動。
當然,醫師還是可能有自己的專業立場,比如胎兒如果真的長很快,我就會建議三十九週就進行催生,不要超過預產期,如果孕婦堅持不催生,我的責任就是跟他解釋可能的風險,比如胎兒太大,或者說胎盤功能退化。但我不會一直強調說「出事你要負責!」,這不是因為我很清高,而是因為這種話沒有意義,畢竟如果真的出事,家屬會告也是會告,而且法官也是看你醫療記錄沒有寫清楚,是否合乎醫療常規,所以我不會、也不需要威脅恐嚇,反而會站在支持、鼓勵的立場去解釋,因為生產像運動員比賽一樣,心態其實占很重要的一部分。
也想請教一下醫師,您會覺得這本書是比較像是倡議的一本書嗎?還是您會怎麼做定位?
這本書也是從作者個人的經驗出發,書寫他兩次溫柔生產的經驗,當中也有批判生產過度醫療化。值得強調的是,這位作者後來成立了生育改革行動聯盟,推動孕產過程中的支持體系,包括泌乳顧問、助產師等可以如何協助新手爸媽。讀了這本書,又對照作者做的事情,可以發現他很一以貫之,在他選擇了比較另類的溫柔生產之後,他一方面出書,做出他的反思跟批判,還真的成立一個NGO去支持新手爸媽。
此外,在這本書中,作者也沒有很強硬,說「那大家都要跟他一樣在家裡生」,但他把這件生產這件事解釋得很「中性」,並且分享他自己的生命經驗,藉以告訴其他女性:「你其實是可以選擇的,你沒有一定要照那樣子來」,閱讀這本書,因此可以開闢一個不同的視野。
作者創立的NGO也提供很多課程,帶著大家藉由生產這件事情,更理解、更靠近自己的身體。作者的小孩已經8歲了,而這幾年作者就是在做同樣的一件事情,不會說這本書寫完之後讓人家覺得,「這個人怎麼跟這個書上完全是不相干的」,不會有「很假」的感覺,會看到作者照著他的理念繼續推動。
那這本書您會推薦給怎樣的讀者呢?
我覺得「想要選擇更多元生產的女性」是可以參考,而當然,對生產這個議題有興趣的話,也會推薦讀這本書。此外,我也會推薦所有的婦產科醫師,去看一下孕婦那方的觀點是什麼。當然書裡面有一些說法,我也是不同意,但我覺得也沒有關係,包含前面《老到可以死》這本書,書中很多觀點,就我一個醫師的角度,我也是不太支持,但我認為可以做一個反思。
以我自己為例,我一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,完全還沒有接觸溫柔生產,也不認識這個作者,那時候我對溫柔生產,也是比較負面的立場,就覺得「何必呢?」。所以,當時我是抱持著「多理解」的態度去買了這本書看,第一次看的時候,我覺得30%到40%不同意,甚至看到很生氣,但我現在重看,不同意的部分可能只剩10%到20%了。
可以請醫師聊一下這個從「30%到40%」變成「10%到20%」的過程嗎?
我覺得是因為多聽媽媽說話,發現生產當中真的會有過度醫療,而過度醫療也真的會造成創傷,影響到人們後面性生活,以及會懷疑自己的身體。此外我有反思,在台灣這麼醫療化的狀況下,我們的新生兒死亡率沒有比較更開放的英國、美國更好,甚至這幾年還輸給日、韓,我們這麼多規矩,以及所謂的SOP,卻沒有得到更好的醫療結果,那我們是否不應該為了自己的「感覺良好」,或是你所謂的「儀式感」就去照著原本的方式去做。舉例來說,比如剪會陰我就沒有再剪了,就讓它慢慢的裂開,讓胎兒慢慢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