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日本殖民下的她們》:職業女先鋒如何衝決網羅
這本書討論日治時期各個職業的「女先鋒」,運用了許多不同的資料,想先請老師談一下這些多元資料的來源各自有什麼用處。
這本書改寫自我的博士論文,使用的史料主要是日本殖民政府留下來的各種有關文獻檔案,還有就業人數等統計資料。
這些資料、統計數字固然重要,但我不想只運用殖民政府留下的檔案來研究她們,比方說看護婦、女教員、女工,她們在工作上可能受到差別待遇,檔案裡卻看不出來她們的遭遇和反應;此外,工廠女工的工作狀況,除非涉及到罷工,否則檔案的記錄相當有限。我認為如果只靠檔案,看到的會是遮蔽的歷史,也是冰冷的歷史。
因此,我希望透過回憶錄、傳記、小說、口述歷史等史料,引領我對她們的歷史有更深層的認識,不但驗證檔案與報刊中的敘述,也活絡了臺灣職場女先鋒的歷史圖景。例如,訪問當時代的職業婦女,了解她們怎麼取得工作?取得工作以後,她們的薪資待遇如何?在種族和性別上是否有差別?另外,成為職業婦女以後,她們有何改變?又如何影響婚戀、家庭和社會?
另外,我也運用報刊雜誌的資料,當時代的報刊不但刊載女教員、女醫生、看護婦、產婆與女工的就業狀況,也刊登徵才廣告,以及女醫生和產婆的開業廣告。當時的報刊還扮演著監督、批評的角色,除了對女性職業群做專題報導,甚至挖掘女性職場的內幕、同行女性的職業惡鬥、罷工事件,職業女性的婚戀問題、社會事件也不曾遺漏。
無可否認的,日本殖民政府統治台灣帶來新式教育、現代化的醫療衛生與接生觀念,「殖民現代性」讓職業婦女獲得現代化新知。殖民現代化也反映在許多私領域上,比如很多女性會很開心地講到當年採現代化婚禮的情形,女醫生石滿、女教員蔡素女的結婚照都是穿著新式婚紗。另一個重要的例子,則是女工和她們的家人,為了配合工廠的作息表,開始學會認識時間──當時的作息時間不只是用在上班、下班,還安排哺乳時間,讓女工的家人可以在固定時間帶嬰兒到工廠哺乳,於是有的家庭會買鐘,現代化的時間概念因此進入這些家庭。但殖民現代化也充滿矛盾,好比職場設備不完善、歧視台灣職業婦女等。
這本書裏頭描寫了這些職場女先鋒面對的不公平待遇,可不可以請老師簡介一下?
以女教員為例,提供女學生就讀的師範學校一直到戰爭快結束才出現,但台灣女學生占極少數。在這之前,一般的女教員,都是來自高等女學校一到二年制的師範科(後來改稱補習科),因此,與就讀師範學校的男教員相比,台籍女教員的學歷就低了一截,薪水也有差別。此外,台籍女教員主要教導低年級學童或家政之類的簡單科目,少數日文較好的女教員則可教「國語」,一直到戰爭時期,因為日本教員返回日本、台籍男教師被徵召上戰場,台籍女教員才有機會任教高年級學童。
因此,台籍女教員的薪水,低於日本男、女教員,也低於台灣男教員;有意思的是,雖然她們發出不平之鳴,卻是針對日本女教員,台籍女教員認為日本女教員也是來自高等女學校師資訓練班,不是師範學校畢業,薪資為何高過她們。而對於男教員的薪資,她們反而沒有太多怨言,因為台籍男教員是正規師範教育畢業,台籍女教員多能接受。
看護婦也面對許多不公平的待遇,以尹喜妹為例,她當時受到赤十字會(紅十字會)醫院培訓,獲得看護婦執照,但根據殖民政府的規定,看護婦一旦結婚,就必須要離職,因此尹喜妹是戰後才結婚。此外,尹喜妹後來離開台大醫院,參加海南島的醫療服務,其中一個原因,就是不滿台大醫院的不公平人事制度。尹喜妹提到,醫院規定,參加醫療隊的日籍護理人員可以留職停薪,可是臺灣人就必須辦理離職手續;但尹喜妹當時在婦產科,負責很多工作,最後升上護士長的人,卻是經驗較少的日本人,所以她覺得自己留下來,也不可能有升遷的機會,乾脆放棄工作去海南島。
還有一些不公平的現象,出現在職場的日常互動中,比如五股公學校的女教員陳阿理回憶,自己當時的教學表現很優秀,卻遭到男性同事眼紅,校長為了安撫男教員,當眾以輕視的語氣,稱呼她為御前(おまえ),而不是禮貌地稱呼她為先生。
不過,值得注意的是,因為當時能夠唸到三高女的女性,通常是家庭富裕的女性,結婚的對象多半是醫生、教員或富商:返鄉教書的女性,很受到家鄉百姓重視,報刊媒體甚至會特別宣揚報導,一般人或是日本籍教師,對於這些女教師還是有一定的尊重。至於女醫生通常是跟著家裡的親戚、兄弟去日本留學,再回來台灣執業,家世背景更是雄厚,她們受到的推崇更不可言喻。因此,這群職業婦女在日本殖民時期受歧視的情形不像產婆、看護婦或女工。
2、《三姑六婆》:活潑的女性及其反動
這本書特別談我們經常貶低的「三姑六婆」,而且還特別聚焦明代,想請老師談一下明代的三姑六婆有何特別意義。
現在我們講到「三姑六婆」,聯想到的是長舌婦,但這個詞指的是古代女性所從事的不同職業,包含替人仲介、畫符、賣藥、接生等。
衣若蘭老師這本書,特別探索明代的這些三姑六婆。明代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一方面皇權專制,而且萬曆時期以降的朝政引發很多批判,但同時也工商業勃興,甚至超過宋代,沿海更開始有海外貿易,文化因此更為活潑,城市也更加興起,在這些背景下,女性的生活空間也更開闊,尤其是這些三姑六婆,並非大家閨秀,會經常出外;在沒有報刊媒體的年代,這些三姑六婆就成為訊息傳遞的媒介,穿梭在不同人家之中,告訴其他女性外面發生了什麼事。
但這也引發了一些問題:明代禮教仍然相當嚴謹,讀書人仍然要求女性做貞潔烈女,還是一個女性被「玷汙」就得投井自殺的年代。當時的讀書人認為,這些三姑六婆,破壞了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的性別差序,讓閨閣女性可能會做出踰矩的事情。正是在這些讀書人的衛道主義下,三姑六婆的正面行為經常受到掩蓋,《三姑六婆》這本書,就在發掘這些事情,書中針對明代婦女性別角色的剖析以及思考,開創中國婦女史許多議題的對話,且歷久彌新。
3、《「娜拉」在中國》:女性形象與男性投射
這部作品探討五四時期對知識分子很重要的典故,可不可以請老師談一下「娜拉」何以那麼重要?
「娜拉」這個角色,代表的是女性要「做一個人」。這個角色出自易卜生(Henrik Ibsen)的《玩偶之家》,女主角娜拉為了幫先生籌錢治病,假冒父親的筆跡借錢,先生病好後反而痛罵她,娜拉因此意識到自己在婚姻裡是個玩偶,就決定離家出走,她說:「首先我是一個人,跟你一樣的一個人——至少我要學做一個人」。而在五四、新文化運動時期,這正好配合了當時知識分子呼喊的口號,這部劇因此在當時引起注意。
許慧琦老師這本書,研究《玩偶之家》這部戲劇在中國發展的軌跡。她的論點是,這部作品在中國受到重視,其實是中國男性知識份子、所謂「新男性」的人格理想投射所致:他們想要掙脫媒妁之言,想要跟自己受新教育後認識的女同學結婚,娜拉的「出走」,因此象徵著五四一代青年擺脫禮教傳統的心願。
這本書的重要特色,在於作者同時「跨中西文化」、「跨歷史文化」、「跨性別文化」的,梳理「中國新女性」的形象如何塑造並演變,同時著眼於女性之於家庭、社會和國家的關係。
(按:本書由博士論文改編,書籍不好找,但網路上有公開論文全文。)
4、《她來了》:運動的激昂與隱沒
這本書研究後五四時期中國的女權運動,想請老師談一下這本書的論點:為什麼一度激昂的女權最後會隱沒呢?
中國的1920、30年代,是一個激烈又昂揚的年代,本來的「女權」也是在這個時代走向「婦女運動」;中國從秋瑾就有在談女權,而五四運動時,女學生也和男學生一起罷課,是女性運動者的崛起。
而在20年代,女性運動者在聯省自治等運動中,開始展開她們的訴求,爭取在省議會裡面扮演角色、擔任議員,跨省域的女性合作也在這時候出現,都是前所未有的事情。
當時,女性也被吸納進入北伐等政治革命運動,但後來發現運動陷入了兩難:一方面,女性權益不能沒有團體做後盾,而以當時的環境來說,這就意味著必須接受在民族主義的大旗幟底下做運動,要民族解放了,女性才能解放;但另一方面,這也就意味著,各種婚姻、教育內女性面對的不自主、不平等,就退居二線,在反軍閥、反帝國等大旗下被隱沒。
不只是國民黨方面有這樣的現象,在左派、共產黨方面也有,有些女性共產黨員在回憶錄、日記裡寫道,做黨員跟做女人似乎是不能兼顧的,黨要她們做的,是「只存黨性、不留女性」的「革命同志」。雖說國民黨走的是改良溫和的路線,共產黨走的是解放跟革命的路線,但兩個路線都是以集體黨派為主,女性的身影因此消失。
5、《她的審判》:《色.戒》之後與之外
這本書選了一個很有趣的題材,是中國的女「漢奸」、「叛徒」,可不可以請老師談一下,透過這樣的案例,可以讓我們看到什麼?
羅久蓉老師這本書,同時兼具理論跟敘述,從法律、政治、社會跟經濟等不同面向,一方面討論女性在戰爭的時候遇到什麼,但另一方面,也同時討論後代的人怎麼看待這些女性,呈現女性如何被再現的過程。
更具體來說,這本書總共有三層的敘述:第一層是她們的傳奇故事,第二層從國族跟性別的角度,解讀這個故事,分析這個時代「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」,第三層又放到近代中國的辯論的脈絡當中,討論後代怎麼看待這樣的事。在這本書中,作者特別想要提醒我們的是,在所謂「漢奸」、「背叛」之後,「制度」的以及「人」的故事。
舉例而言,其中有一個故事是女間諜鄭蘋如,就是是《色.戒》女主角王佳芝的原形;除了在書中討論之外,羅老師也有寫成單篇的論文(按:PDF檔連結)。她在刺殺丁默邨失敗後被捕、槍決,只有26歲。
在這個故事裡,羅老師的分析就會特別提醒我們注意民族主義,包含當丁默邨在法庭上指責鄭蘋如私生活糜爛、男女關係複雜,但法官卻說女孩子為國家做特工,當然要犧牲自己的貞操;這點對應到,中國的女性解放運動,經常依附在國族論述之下,比如梁啟超推動不纏足運動、女子教育,就是從提升整體國力來立論。但後來,鄭蘋如的家屬希望能讓她入祀忠烈祠,卻又有很多人不能接受──在此,我們可以發現,民族主義又無法涵蓋女性經驗的全部面向,國族論述對於女性、對於「貞操」,其實採取了雙重標準。
6、《看見與觸碰性別》:「女人的東西」
想請老師舉出書中一些例子,談談藝術史可以怎麼樣幫助我們理解性別。
這本書是藝術史與性別的作品,兼容了歷史、文學、藝術、宗教、人類學、博物館學等領域,用視覺跟物質文化來探討性別,探問性別在中國歷史上如何「被看到」。
書中有一個部分,是以「物件」為中心,討論包含鍋子、瓶瓶罐罐等「女人的東西」的意義。
比如許多女性信徒配戴的頭簪,上頭有觀音面相,在信徒死後還會入棺埋葬,這一方面是當時的時尚,但另一方面,也寄託著信徒來世換身為觀音的宗教希望,可以說是一件「神聖與世俗並存的女性物品」。
又比如慈禧太后,身為一個女性,透過訂製瓷器,復興御窯場,並且利用當時的各種機制,製作出她所喜歡的樣式,以此參與了物品的生產、流通、消費的過程,書中也有相當深入的討論。
下期預告:成長文學 ft 楊佳嫻